- 吴小鸥;
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文本,有目的选择和传承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新课程改革教科书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构全新科学文化、不断展现多元文化,成为引领个体及社会文化的重要指针。但新课程改革教科书也存在知识与编排上不够规范甚至出现错误、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且存在表面化、对文化发展变化较为忽视且存在刻板印象等问题。新课改教科书要引领学生面对更科学、更理性、更开阔、更包容、更有活力的文化理想和文化期待,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社会的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
2016年02期 v.36;No.388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1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左璜;
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围绕不同范型的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土情境脉络,各国或地区均开展了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内容表现在课程目标的更新、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2016年02期 v.36;No.388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21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2 ] |[阅读次数:0 ] - 张恩德;
课程内容偏度表现为内容偏离、偏重、偏激和偏误四个方面,它具有动态累加性、动态可变性和教育伦理性等特点。内容偏度的层次与结构可以根据课程层次、教育时段、课程类别、课程目标等予以划分。开展课程内容偏度研究对于确保课改方向与教育内容正确性、课程内容难度研究等均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偏度产生的原因有:教材编者过分追求特色与个性;教师课程创生的冲动与能力的缺失;考试的放大效应与异化的应试教学。
2016年02期 v.36;No.388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家军;
慕课自诞生以来,就在世界各地迅速扩展,并被视为"未来教育"的曙光。要对慕课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需认真审视慕课兴起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现状。慕课的兴起与以下四个方面密不可分:政治权力的扩展与社会难题的解决、大学的经济压力与商业资本的趋利本性、世界的扁平化与公众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慕课的发展,慕课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包括教育的本质、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课程完成度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由于上述问题,可以预见的是,慕课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向,即慕课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新型慕课不断涌现、混合式教学将出现。
2016年02期 v.36;No.388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K] [下载次数:1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谭劲;
亲亲课程以"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为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以国家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课程圈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规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具体运作机制;践行了国家课程、经验拓展课程和特长彰显课程的运作模式;设计了囊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三维要素的课程评价框架。
2016年02期 v.36;No.388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孟庆男;
现代教育不仅追求知识的获得,也追求智慧的生成。智慧教育是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人的智慧品质、引导人过有智慧的生活的教育,它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期待、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智慧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指向,它可形成学生的智慧品质,可以塑造学生的智慧人格,可以点亮学生的智慧人生,可以提升学生的智慧力量,因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存智慧的教育、理性智慧的教育、道德智慧的教育、实践智慧的教育,而教育的基本路径主要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实践活动为过程。
2016年02期 v.36;No.388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朱武兰;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本内容的理性思辨、文本形式的逻辑化考究、学习活动中思维体验过程的强化为着力点,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
2016年02期 v.36;No.38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0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王蔷;钱小芳;桂洲;张力青;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中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将戏剧教学引入我国中小学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并不多见。在梳理国内外戏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探讨将戏剧教学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展示该校开展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模式和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为将戏剧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提供启示和示范。
2016年02期 v.36;No.388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7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7 ] |[阅读次数:0 ] - 徐惠;陈功;马宏佳;
借鉴PISA科学测评框架及相关文献,建构化学学习测评框架,运用Rasch模型编制并校验依据该测评框架设计的测量工具,且运用该工具以及"学生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问卷"对600余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量化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识别化学问题""科学地解释化学现象""使用化学证据"三个能力维度及兴趣态度等方面测评学生化学学习是可行的;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生对待化学科学的态度与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等。上述发现对于优化化学学科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2016年02期 v.36;No.388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