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
<正>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1]),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如此勉励广大师生,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有”好老师的首次论述。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一变化,是新时代教师成长必须赢得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多次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永新;
<正>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1]),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如此勉励广大师生,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有”好老师的首次论述。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一变化,是新时代教师成长必须赢得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站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多次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崇德;
<正>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强调,使教师不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初心、牢记“强国有我”的使命,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强教必先强师”为出发点,坚持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12期 v.43;No.48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崇德;
<正>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强调,使教师不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初心、牢记“强国有我”的使命,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以“强教必先强师”为出发点,坚持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12期 v.43;No.482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定华;吴瑞瑞;
<正>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成绩,准确指出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教育家精神的意义深远,突出了教师的专业化、使命感以及影响力,这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积极引领作用。它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道德准则,也是激发整个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思想源泉。
2023年12期 v.43;No.48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王定华;吴瑞瑞;
<正>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成绩,准确指出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教育家精神的意义深远,突出了教师的专业化、使命感以及影响力,这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积极引领作用。它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道德准则,也是激发整个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思想源泉。
2023年12期 v.43;No.48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靳玉乐;
<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离不开榜样引领。新时代的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传承与延续,这种精神就是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教育家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榜样力量,可以激励我们审视教育的本质,洞察时代变革,以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向未来。因此,课程改革为什么需要教育家精神,需要怎样的教育家精神,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
2023年12期 v.43;No.48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靳玉乐;
<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离不开榜样引领。新时代的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传承与延续,这种精神就是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教育家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榜样力量,可以激励我们审视教育的本质,洞察时代变革,以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向未来。因此,课程改革为什么需要教育家精神,需要怎样的教育家精神,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
2023年12期 v.43;No.48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云生;
<正>1983年7月,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了所名,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教材事业的高瞻远瞩和殷殷重托。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亲切回信,给全体教材人提出了一项核心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提出了四点明确希望和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云生;
<正>1983年7月,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了所名,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教材事业的高瞻远瞩和殷殷重托。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教社老同志亲切回信,给全体教材人提出了一项核心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提出了四点明确希望和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强;
<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赋予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也对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3年12期 v.43;No.48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强;
<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赋予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也对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3年12期 v.43;No.48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东刚;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冠以“人民”,都是由党创办的,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都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社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二是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双方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东刚;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都冠以“人民”,都是由党创办的,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都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社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二是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双方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2023年12期 v.43;No.482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法;
<正>衷心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年12期 v.43;No.48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法;
<正>衷心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年12期 v.43;No.48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为山;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要求,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精品教材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蓝本,精品的意义在于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国家美术的殿堂,我们会积极配合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好精品教材。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用美丽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3年12期 v.43;No.48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为山;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要求,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精品教材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蓝本,精品的意义在于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国家美术的殿堂,我们会积极配合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好精品教材。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用美丽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3年12期 v.43;No.482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远明;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成立70多年来,始终秉持根植教育、服务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宗旨,坚持“编研一体、学术立社”,在各级各类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方面不懈耕耘,收获荣耀,深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2023年12期 v.43;No.482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远明;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成立70多年来,始终秉持根植教育、服务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宗旨,坚持“编研一体、学术立社”,在各级各类教材和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方面不懈耕耘,收获荣耀,深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2023年12期 v.43;No.482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洪;
<正>热烈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版基础教育教材的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肩负着为开发好课程、编写好教材而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使命。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年来,传承“编研一体、学术立社”的光荣传统,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有力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12期 v.43;No.48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洪;
<正>热烈祝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版基础教育教材的国家队,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肩负着为开发好课程、编写好教材而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使命。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40年来,传承“编研一体、学术立社”的光荣传统,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有力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12期 v.43;No.48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成尚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现了一些重要概念,标志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思想文化的进步,但也带来概念过多,教师有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之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初步梳理出概念系统,让概念各居其位,教师有选择地使用。也就是说,所有概念要聚合并回归教学的基本规定性,映射教学基本规律。这就要回答好学科育人这一根本问题,使宗旨更坚定;要回答好因材施教这一关键问题,彰显中国教育智慧;要回答好学科实践这一基本问题,培养学习志向,深化学习方式变革。让教学更鲜明、更简洁、更有效。
2023年12期 v.43;No.48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成尚荣;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现了一些重要概念,标志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思想文化的进步,但也带来概念过多,教师有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之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初步梳理出概念系统,让概念各居其位,教师有选择地使用。也就是说,所有概念要聚合并回归教学的基本规定性,映射教学基本规律。这就要回答好学科育人这一根本问题,使宗旨更坚定;要回答好因材施教这一关键问题,彰显中国教育智慧;要回答好学科实践这一基本问题,培养学习志向,深化学习方式变革。让教学更鲜明、更简洁、更有效。
2023年12期 v.43;No.48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惠雯;朱洪洋;项贤明;
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所倡导的问题解决学习主要有三种理论来源,分别是探究学习、问题式学习和深度学习。根据不同理论视角的特点和倾向,问题解决学习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取向:方法取向、理解取向和实践取向。其中,方法取向侧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反思性思维;理解取向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意义,深化理解;实践取向强调学用合一,鼓励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综合问题解决学习的设计理念、框架和核心要素,可以提炼出问题解决学习的一般设计原则和策略,即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学生思维的可见性、师生关系的互惠性以及学习成果的意义性。
2023年12期 v.43;No.482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2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杨惠雯;朱洪洋;项贤明;
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所倡导的问题解决学习主要有三种理论来源,分别是探究学习、问题式学习和深度学习。根据不同理论视角的特点和倾向,问题解决学习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取向:方法取向、理解取向和实践取向。其中,方法取向侧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反思性思维;理解取向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意义,深化理解;实践取向强调学用合一,鼓励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综合问题解决学习的设计理念、框架和核心要素,可以提炼出问题解决学习的一般设计原则和策略,即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学生思维的可见性、师生关系的互惠性以及学习成果的意义性。
2023年12期 v.43;No.482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2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左鹏;
学科实践是实现新时代课程育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课程是结构化的学科体系,为学科设置总体框架。学科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课程育人价值要通过学科实践来实现。学科实践是课程育人的主要实现方式。不同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方式各有侧重。学科知识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探中学”和“用中学”;活动技能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做中学”和“创中学”;教育活动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悟中学”。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策略主要有:凸显学生主体,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设计真实性学习任务,打开学生的实践张力;建构“教—学(做)—评一致”的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年12期 v.43;No.482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2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左鹏;
学科实践是实现新时代课程育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课程是结构化的学科体系,为学科设置总体框架。学科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课程育人价值要通过学科实践来实现。学科实践是课程育人的主要实现方式。不同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方式各有侧重。学科知识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探中学”和“用中学”;活动技能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做中学”和“创中学”;教育活动类科目的主要实践方式是“悟中学”。学科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的策略主要有:凸显学生主体,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设计真实性学习任务,打开学生的实践张力;建构“教—学(做)—评一致”的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年12期 v.43;No.482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20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段俊吉;熊和平;
公开课是学校、教研部门等机构组织的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授课形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公开课蕴含多重角色的表演性指喻,遵循了特定的仪式运作机制。公开课具有结构化的表演程序和场景气氛,构造了教学空间和符号叙事的动态轨迹。它暗含一种规制化的文化逻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文化特性,并映射出教学社会学的特殊意蕴。公开课的仪式化是当前教学体制弊端的重要表征,唯有去仪式化,才能增进课堂教学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力。
2023年12期 v.43;No.482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段俊吉;熊和平;
公开课是学校、教研部门等机构组织的面向特定人群的公开授课形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前,公开课蕴含多重角色的表演性指喻,遵循了特定的仪式运作机制。公开课具有结构化的表演程序和场景气氛,构造了教学空间和符号叙事的动态轨迹。它暗含一种规制化的文化逻辑,彰显了仪式活动的文化特性,并映射出教学社会学的特殊意蕴。公开课的仪式化是当前教学体制弊端的重要表征,唯有去仪式化,才能增进课堂教学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力。
2023年12期 v.43;No.482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定荣;邱霞燕;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教材使用应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指导下以教科书等为学习中介工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认识活动,具有知识对象性、学生主体性、教科书中介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情境性等特征。学生教材使用类型可分为对象使用与工具使用,概念、原理、方法与态度价值使用,理解与应用使用,教师示范指导使用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使用等类型。学生教材使用具有本质与非本质、直接与间接、核心与非核心功能。
2023年12期 v.43;No.482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胡定荣;邱霞燕;
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材使用等同于学生教科书使用的观念对学生教材使用作了形式化、抽象化、神秘化、窄化、泛化和非教学化的理解。这导致教材使用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使用负担加重与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教材使用应作为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指导下以教科书等为学习中介工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思想品德的认识活动,具有知识对象性、学生主体性、教科书中介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情境性等特征。学生教材使用类型可分为对象使用与工具使用,概念、原理、方法与态度价值使用,理解与应用使用,教师示范指导使用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使用等类型。学生教材使用具有本质与非本质、直接与间接、核心与非核心功能。
2023年12期 v.43;No.482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文新;
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科书编写也要遵循这一伦理向度:要以真律编,奠定科学性的伦理之基;以善律编,彰显教诲性的伦理之眼;以美律编,融贯教化性的伦理之塔。教科书编写求真,主要体现在教科书内容之真与教科书编写遵守科学规律;教科书编写崇善,体现在坚守内生伦理、外生伦理和实践伦理;教科书编写尚美,体现为教科书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只有做到求真、崇善、尚美,才能称之为好的教科书,从而实现教科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功能。
2023年12期 v.43;No.48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文新;
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科书编写也要遵循这一伦理向度:要以真律编,奠定科学性的伦理之基;以善律编,彰显教诲性的伦理之眼;以美律编,融贯教化性的伦理之塔。教科书编写求真,主要体现在教科书内容之真与教科书编写遵守科学规律;教科书编写崇善,体现在坚守内生伦理、外生伦理和实践伦理;教科书编写尚美,体现为教科书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只有做到求真、崇善、尚美,才能称之为好的教科书,从而实现教科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功能。
2023年12期 v.43;No.48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兰;吴晓云;
为调查我国基础教育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于2022年年初开展全国调研。调研围绕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对教科书落实的取向和行动三个方面进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较好,但注重教科书知识载体的特性,忽略其教学特性;尊重教科书的权威性,同时期待更丰富的实践案例和资源;对教科书的使用采用调试取向,能做到灵活使用教科书。建议加强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教学特性的认识,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重点关注西部和欠发达区县教师以及青年教师,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专业支持,以推动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
2023年12期 v.43;No.482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10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兰;吴晓云;
为调查我国基础教育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于2022年年初开展全国调研。调研围绕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对教科书落实的取向和行动三个方面进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的整体理解较好,但注重教科书知识载体的特性,忽略其教学特性;尊重教科书的权威性,同时期待更丰富的实践案例和资源;对教科书的使用采用调试取向,能做到灵活使用教科书。建议加强思政课教师对教科书教学特性的认识,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重点关注西部和欠发达区县教师以及青年教师,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专业支持,以推动思政课教师对统编教科书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
2023年12期 v.43;No.482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10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琳;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家国情怀。小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形成包括具有全面系统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最终外化的政治行为,它们分别构成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基础、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依托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应基于认知强化,巩固小学生的政治认知;依托情感教育,孕育小学生的政治情感;借助榜样激励,强化小学生的政治信念;投身实践体验,促发小学生的政治行为。
2023年12期 v.43;No.482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姚琳;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家国情怀。小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形成包括具有全面系统的政治认知、养成积极向上的政治情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最终外化的政治行为,它们分别构成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基础、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依托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师应基于认知强化,巩固小学生的政治认知;依托情感教育,孕育小学生的政治情感;借助榜样激励,强化小学生的政治信念;投身实践体验,促发小学生的政治行为。
2023年12期 v.43;No.482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石修银;蔡春华;李耀平;
“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培根铸魂的基础。语文教学应运用价值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利用学习的主体性,初步学会确认自我的行为、情感和思想,构筑能动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继而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感性体认与理性建构,成为具有文化情怀与勇担国家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12期 v.43;No.482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修银;蔡春华;李耀平;
“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培根铸魂的基础。语文教学应运用价值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利用学习的主体性,初步学会确认自我的行为、情感和思想,构筑能动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继而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感性体认与理性建构,成为具有文化情怀与勇担国家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12期 v.43;No.482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余闻婧;
阅读教学科学化的过程是转化、落地、创生标准的过程,不仅使标准融入教学,而且使教学与标准相互作用、彼此优化。小学阅读教学科学化表现出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框架学程化和学业评价动态化等“结构—能动”性课程教学改革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创造性转化为三类校本课标:全学段阅读学业质量标准、全过程阅读学习进程标准、全方位阅读教学专业标准。校本课标可适应性落地为三个层面的学程化单元框架:基于关键能力统整知识、基于学业进程设计任务、基于学生参与建构体验。校本课标还可结构性创生为三个时段的动态化学业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评、课时结束后的作业诊断、单元结束后的阶段测评。
2023年12期 v.43;No.482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闻婧;
阅读教学科学化的过程是转化、落地、创生标准的过程,不仅使标准融入教学,而且使教学与标准相互作用、彼此优化。小学阅读教学科学化表现出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框架学程化和学业评价动态化等“结构—能动”性课程教学改革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创造性转化为三类校本课标:全学段阅读学业质量标准、全过程阅读学习进程标准、全方位阅读教学专业标准。校本课标可适应性落地为三个层面的学程化单元框架:基于关键能力统整知识、基于学业进程设计任务、基于学生参与建构体验。校本课标还可结构性创生为三个时段的动态化学业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评、课时结束后的作业诊断、单元结束后的阶段测评。
2023年12期 v.43;No.482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文贵;吴立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量感”,要求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物体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研究通过解析“量”的两个读音,阐释了“度量”“度量单位”的含义。新课标视野下的量感,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度量及度量单位;能够合理选择度量单位,实现单位的灵活换算;感受度量的误差,学会合理估计度量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度量的历史,引导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经历直观感知、获得量感,利用多维度空间发展学生的量感。
2023年12期 v.43;No.482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2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范文贵;吴立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量感”,要求学生能够直观感知物体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研究通过解析“量”的两个读音,阐释了“度量”“度量单位”的含义。新课标视野下的量感,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度量及度量单位;能够合理选择度量单位,实现单位的灵活换算;感受度量的误差,学会合理估计度量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度量的历史,引导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经历直观感知、获得量感,利用多维度空间发展学生的量感。
2023年12期 v.43;No.482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2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立明;秦丹;武丽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主题内容整合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对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意蕴为:整体关联,构建结构化数学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开展连续性数学学习活动;循序进阶,把握层次式数学核心概念。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为:边界交融,实现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结;经验积累,促进学生数学情感的体验;任务驱动,追求真问题的跨学科理解;深层融通,拓展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
2023年12期 v.43;No.482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6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朱立明;秦丹;武丽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主题内容整合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对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意蕴为:整体关联,构建结构化数学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开展连续性数学学习活动;循序进阶,把握层次式数学核心概念。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为:边界交融,实现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结;经验积累,促进学生数学情感的体验;任务驱动,追求真问题的跨学科理解;深层融通,拓展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
2023年12期 v.43;No.482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6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夏世娇;吴仁芳;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理解的生成逻辑是多元结构与多维层次的表征:一种认知状态的初步选择、确定图式与结构重构;一种能力状态的信息处理、超越回归与多元联结;一种情感状态的影响偏好、思考自由与心理需要;一种实践状态的探究感知、情境体验与具身实践;一种意义状态的心理赋予、心理建构与心理增值。数学理解是隐喻态势下的价值回归:认知赋予的统整性有利于学习品质养成;能力形成的连贯性有助于学习动机实现;情感迸发的丰富性有助于学习状态调整;科学实践的参与性有助于学习对象激活;意义构建的自我性有助于学习方式优化。数学理解在教育层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发展性,数学理解的时代使命是实现高质量学科育人的崭新进路。
2023年12期 v.43;No.482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夏世娇;吴仁芳;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理解的生成逻辑是多元结构与多维层次的表征:一种认知状态的初步选择、确定图式与结构重构;一种能力状态的信息处理、超越回归与多元联结;一种情感状态的影响偏好、思考自由与心理需要;一种实践状态的探究感知、情境体验与具身实践;一种意义状态的心理赋予、心理建构与心理增值。数学理解是隐喻态势下的价值回归:认知赋予的统整性有利于学习品质养成;能力形成的连贯性有助于学习动机实现;情感迸发的丰富性有助于学习状态调整;科学实践的参与性有助于学习对象激活;意义构建的自我性有助于学习方式优化。数学理解在教育层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发展性,数学理解的时代使命是实现高质量学科育人的崭新进路。
2023年12期 v.43;No.482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姚建欣;刘奕轩;
模型与建模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和科学研究的关键工具,世界各国均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学哲学领域对模型与建模的认识在20世纪经历了从句法观到语义观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介观和认知的人造物观成为主流观点。承袭科学哲学对模型与建模的认识建构分析框架,梳理科学教育领域对模型认知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七维度五水平的科学模型认知与实践的学习进阶框架。利用该框架,分析现行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建模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进阶的实证检验提供支持。
2023年12期 v.43;No.482 117-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姚建欣;刘奕轩;
模型与建模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和科学研究的关键工具,世界各国均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学哲学领域对模型与建模的认识在20世纪经历了从句法观到语义观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介观和认知的人造物观成为主流观点。承袭科学哲学对模型与建模的认识建构分析框架,梳理科学教育领域对模型认知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七维度五水平的科学模型认知与实践的学习进阶框架。利用该框架,分析现行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建模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进阶的实证检验提供支持。
2023年12期 v.43;No.482 117-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笑言;郑长龙;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理解设计与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包括基于本原性问题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基于认识视角的思维方式建构策略、基于概念层级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和基于学科思想的知识迁移策略。上述策略可为素养落地与创新进课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023年12期 v.43;No.482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笑言;郑长龙;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理解设计与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包括基于本原性问题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基于认识视角的思维方式建构策略、基于概念层级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和基于学科思想的知识迁移策略。上述策略可为素养落地与创新进课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023年12期 v.43;No.482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子豪;孙美娜;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合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类关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释了应从协调观理解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要素、区际、代际维度,强调基于区域联系认识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指明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培养学生依循利益—责任—命运逻辑形成人与自然要素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同层级尺度“复合世界”中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教学时要以“共生”视角促进核心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生长、全面有序创生教学内容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条件生长、依循学科思想方法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然生长,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从学科附加走向学科内生。
2023年12期 v.43;No.482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子豪;孙美娜;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合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类关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释了应从协调观理解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要素、区际、代际维度,强调基于区域联系认识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指明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培养学生依循利益—责任—命运逻辑形成人与自然要素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同层级尺度“复合世界”中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教学时要以“共生”视角促进核心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生长、全面有序创生教学内容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条件生长、依循学科思想方法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然生长,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从学科附加走向学科内生。
2023年12期 v.43;No.482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2023年10月27—29日,第十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教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教教材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协办。本届论坛盛况空前、名家云集,主题聚焦、内容丰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生、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等1300余人共飨学术盛宴。
2023年12期 v.43;No.482 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23年10月27—29日,第十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教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教教材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协办。本届论坛盛况空前、名家云集,主题聚焦、内容丰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生、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等1300余人共飨学术盛宴。
2023年12期 v.43;No.482 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一、普通图书、论文集、会议录、报告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M].潘惠霞,魏婧,杨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5-16.二、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年: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2]张玉峰.高中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15.
2023年12期 v.43;No.48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一、普通图书、论文集、会议录、报告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M].潘惠霞,魏婧,杨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5-16.二、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年: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2]张玉峰.高中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15.
2023年12期 v.43;No.48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23年12期 v.43;No.482 1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23年12期 v.43;No.482 1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中小学科学教育》(双月刊,刊号:CN10-1925/G4)已经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即将于2024年1月创刊。该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欢迎踊跃投稿。一、办刊宗旨传播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刊发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学校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普及衔接联通,服务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2023年12期 v.43;No.482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中小学科学教育》(双月刊,刊号:CN10-1925/G4)已经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即将于2024年1月创刊。该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欢迎踊跃投稿。一、办刊宗旨传播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刊发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学校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普及衔接联通,服务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2023年12期 v.43;No.482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